(通讯员:张斯珉)为服务学校“十五五”建设计划的制定,做好人文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探索理工科行业特色类高校的人文学科发展途径,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6月24日至25日,人文学院院长石福祁、人文社科处处长张莹莹以及副院长张斯珉等一行赴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开展调研交流、合作洽谈等工作。
6月24日,团队一行赴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开展调研。重庆大学博雅学院院长李广益教授、副院长唐杰教授及重庆大学社科处吴永求副处长向调研团分享了重庆大学在人文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及通识教育方面的经验。其中,李广益院长和唐杰副院长介绍了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的办学历史和特色。作为一所传统的理工科强校,重庆大学博雅学院的前身是2011年成立的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该院旨在探索具有重庆大学特色的人文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形成了以汉语言文学、哲学和历史学协调并进的学科发展格局,探索出以大类招生和人文通识教育为基础,专精结合、突出实践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以“文明经典”为核心,包含四大类100多门课程的通识教育体系。吴永求副处长则介绍了重庆大学在人文学科发展规划和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的工作进展,特别是重庆大学提出的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将专著特别是多卷本丛书作为人文学科核心成果的评价机制,以及通过构建学校内部综合性大平台的方式孵化人文社科实验室及学术团队的学科建设经验。石福祁阐述了西电人文学院“以贡献赢地位,以特色谋发展”的发展定位和“一体三翼”的学科发展战略,介绍了将电子信息学科优势融入人文社科建设的创新实践,以及由人文学院主导的,由课程体系、讲座体系和实践体系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西电通识教育新模式。随后,双方围绕理工类行业型高校背景下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6月25日上午,团队一行赴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就开展通识教育和人文学科建设发展工作展开深入交流,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刘洋、人文社科处副处长汪洁参加了座谈会。刘洋副主任向调研团一行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大学生文化素质中心在开展通识教育和美育浸润工作中采取的举措,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对艺术教育教师设定的专项人才支撑政策。汪洁副院长详细介绍了电子科技大学人文社科高等研究院的建设情况,特别是以科技哲学与科技伦理、语言认知与语言智能、数量经济与计量经济以及技术创新与社会变迁等四大类交叉领域作为主要方向的学科发展规划,与之配套的高端人才引育体系及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在项目申报方面的相关经验。石福祁分享了西电人文学院通过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终南通识大讲堂等品牌项目,积极探索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的结合点等方面的经验。本次座谈会为两所以电子信息学科为特色的理工院校在人文社科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并为接下来两校在相关领域的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对重庆和成都的两所高校的深入调研与交流,为人文学院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汲取了先进经验。下一步,人文学院将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定位,充分消化吸收此次调研的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人文学院“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调研期间,人文学院一行还广泛开展了人才招聘、学生就业深造、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宣讲和洽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