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高思莉)为服务学校“十五五”建设计划制定,做好人文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探索理工科行业特色类高校的人文学科发展途径,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6月18日至19日,人文学院院长石福祁、科研院人文社科处处长兼发规部副部长张莹莹等一行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开展调研交流、合作洽谈等工作。
6月18日,团队一行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高等研究院开展调研。北航人文高等研究院院长龙卫球教授向调研团详细介绍了研究院落实北航“顶尖工科、一流理科、精品文科,交叉医科”发展战略,推动人文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包括以诗歌中心和意大利研究中心为代表的科研平台建设经验,以“经管OR法学+人文通识”为核心的文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方法,并分享了北航通识教育的落实路径。石福祁系统阐述了人文学院“以贡献赢地位,以特色谋发展”的建设思路和“一体三翼”的学科发展战略,介绍了将电子信息学科优势融入人文社科建设的创新实践,以及由人文学院主导的,由课程体系、讲座体系和实践体系共同构成的“三位一体”西电通识教育新模式。随后,双方围绕理工类行业型高校背景下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路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并就“哲学+工程”“人文+信息”等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交换意见。本次座谈会为两所特色鲜明的理工科院校在新文科建设方面创造了宝贵的交流机会,促进了双方在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通识教育等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6月19日上午,团队一行赴大连海事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就人文学科建设发展工作展开深入交流。大连海事大学院长储建国教授介绍了学校的悠久历史以及学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历程。作为一所诞生于民族危亡之际,以发展海运事业、振兴民族海权为己任的行业特色类高校,大连海事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海洋人才,服务国家海洋战略。其公共管理与人文学院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国家的海洋战略和学校的优势学科谋划自身的发展道路,以海洋安全作为学科建设的着力点,并统筹学院内的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力量,支撑学校的通识教育。以此为基础,该院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咨政建言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值得一提的是,该院立足于原有的政治学基础,主动布局交叉学科,于2024年获批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其学科建设经验对人文学院颇具借鉴意义。此次交流座谈会取得了圆满成功,双方一致表示要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积极推动各个领域的合作。

6月19日下午,团队一行赴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围绕理工科高校人文社科发展特别是科技伦理学的学科发展等问题深入展开调研。在调研座谈会上,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科技哲学学科带头人李伦教授全面介绍了该院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领域的基本情况,特别是其围绕科技伦理学实现哲学学科特色发展的独特路径。他指出,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始终坚持与学校的优势学科相融合,打造了在国内学界具有很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科技哲学和科技伦理学教学研究团队,构建了包含系列丛书、特色课程、国内外会议及咨政建言等多方面内容的科技伦理学学科建设和发展体系。以此为基础,大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积极创建“文工团”的发展模式,积极践行文史哲内部融合与文工学科外部交叉的发展路径。石福祁则分享了西电人文学院通过重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打造终南通识大讲堂等品牌项目,积极探索与电子信息优势学科的结合点等方面的经验。本次座谈会为两所特色理工院校在人文社科建设方面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并为接下来两校围绕科技哲学建设进行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

此次对北京和大连两地三校的深入调研与交流,不仅为人文学院谋划“十五五”发展蓝图汲取了先进经验,更清晰地勾勒出理工科强校人文学科创新发展的共通路径。北航的“精品文科”定位与“通识+智库”双轮驱动、大连海事的特色交叉学科与国家战略对接、大连理工的科技伦理教育体系与“文工团”融合模式都表明,在理工科行业特色类高校发展人文学科必须根植于学校的办学特色,深度融入主流学科,精准对接国家重大需求,勇于探索跨学科协同的创新范式。三校的实践探索为破解新文科建设的时代命题,将人文底蕴与科技前沿、行业特色紧密结合,实现学科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下一步,人文学院将立足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学科定位,充分消化吸收此次调研的成果,高质量地完成人文学院“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工作。
调研期间,人文学院一行还开展了人才招聘、学生就业深造、研究生招生等方面的宣讲和洽谈工作。